中新网太原7月16日电 题:农业科研实践38年 姚建民:科技创新重在接地气
作者范丽芳
“过去种谷子,费时费工、产量低,农民们基本是自给自足;用了姚建民老师的新技术,我从土地里捞到了‘第一桶金’,也改变了像父辈们那样的传统种植模式。”山西省武乡县土生土长的农民郝旭昌在渗水地膜等创新技术赋能下,从“打工仔”变身新农人。
正如上述科技发明者姚建民所期待,“科技创新脱贫重在接地气,不仅能让土地增收,更能创造出一个产业链。”
姚建民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旱作农业科研实践38年,他发明的“渗水地膜和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及配套的播种机两个系列产品以及一套波浪形覆盖旱作高产技术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长城沿线半干旱贫困区,不仅解决了地膜白色污染问题,也为当地农业增产开辟新路径。
姚建民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小雨量降水发生频率高达70%以上,遂以小雨量降水资源为课题,研究出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他认为,高效利用小雨资源,能使干旱半干旱山区的农田变成绿色高产农田。
2017年,姚建民任技术总负责人,山西多部门联合实施,在燕山-太行山和吕梁山的40多个贫困县,推广完成60万亩渗水地膜覆盖,总增产10.2万吨,总增收4.08亿元,助力20多万贫困户脱贫增收。
2018年,在长城沿线的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三大贫困片区的60多个贫困县,示范100余万亩。其中,在宁夏半干旱冷凉区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示范的千亩渗水地膜谷子亩产达到640公斤,比当地的对照田增产500公斤。
郝旭昌便是受益人之一,他外出打工三年后决定回乡创业,“咱的优势还是土地,但要做现代化农民。”
郝旭昌利用姚建民的创新技术,省去了间苗、除草等环节,“我们这里雨水少,渗水地膜有助于涵养水分,一年下来,小米亩产增收100多公斤。”在郝旭昌的带动下,渗水地膜技术覆盖到整个武乡县。如今,他负责的合作社,谷子种植规模达到1500亩。
2020年,北方春季大旱,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楼沟乡柏咀村的渗水地膜秋覆盖保水好,“春季土壤墒情好,出苗很好,农民们很满意。”姚建民说。
陕西省榆林市同样遭遇严重春旱、夏旱,到6月下旬降水量仅有去年同期的20%,大多农田无法下种。姚建民在5月下旬提出波浪形覆盖渗水地膜干播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品种等种植方案,并在佳县实验2万多亩,“6月28日有了一场11毫米降雨后,普遍出苗良好,将旱灾受损程度降到最低。”
姚建民还创新提出建立“秋雨春用、春雨全用”的“覆膜冬播”种植模式,在延长种子休眠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于扶贫工作成绩突出,姚建民在2018 年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2019 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完)
【编辑:梁静】缸窑街道:为326户低保家庭发放节日用品_社会新闻_唐
缸窑街道:为326户低保家庭发放节日用品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李安、苏旭)为了让低保户家庭度过一个祥和、幸福的春节,近日,路北...(117)人阅读时间:2021-01-071-4月金华检验检疫局辖区节日用品出口呈现逆势增长
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据统计,1-4月金华检验检疫局共完成出口节日用品检验780批,货值1851.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100)人阅读时间:2021-01-07粤节日用品出口增近三成
原标题:粤节日用品出口增近三成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哲 通讯员/关悦)据广州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广东出口圣诞用品70.7亿...(66)人阅读时间:2021-01-07广交会礼品及节日用品成交向好
截至26日,广交会实现成交51.6亿美元,比116届下降5%。我市参展企业实现成交1.03亿美元,比116届下降0.7%。我市礼品及节日用品成...(68)人阅读时间:2021-01-07上一篇:跨江逆行守江岛